话剧《战马》于2007年10月在英国国家奥利弗剧院上演后大受欢迎,一直是该剧院的保留剧目。2007年的演出曾经感动过著名美国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,因而他导演了2012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个奖项的同名电影。
《战马》是英国儿童和青少文学的畅销作家迈克尔-莫尔普戈(Michael Morpurgo)在1982年献给孩子的成长小说,曾获得当年“惠特布莱德奖(Whitbread Prize)”银奖。故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,从一匹名叫乔伊(Joey)的农场马展开视角,讲述了一个英国农场少年艾伯特(Albert)在一战中的寻马故事。作为一部较为宏达的话剧作品,该剧没有选用宏达叙事题材,而是通过主人公与一匹马之间发生的故事作为切入点,但最终却升华成为一个关于“和平与战争”的大主题。
作为一部通过人与动物之间感情表达一个深刻主题的戏剧作品,动物的重要性可想而知。而如何将动物搬上舞台,且为整出戏剧所掌控,是该舞台剧最大的亮点。舞台剧《战马》中,富于想象的编剧尼克-斯塔福德(Nick Stafford)设计了许多实物大小的木偶马,每一匹木偶马都由多名演员操纵。最多时,6匹高头大马同时上台,单匹马需要7个人操作,把道具战马、家鹅、飞鸟等呈现在那么一览无遗的逼仄空间里,还有众多战争场面的声光电影营造。观众明知是假,却又心甘情愿地被俘虏了,现场欣赏真是彻底刷新我们对戏剧假定性水准的认知。马偶看起来像真马,就是《战马》在戏剧艺术上的最大亮点之一,因为它是一只会呼吸、有灵魂的假马,一人牵着头,一人控制身,一人掌握后腿——由三位穿着西装马甲和西裤的演员操控的这匹“马”,耳朵会动、马蹄能刨地,还能呼哧呼哧地喘气、高高兴兴地嘶鸣、甩尾,就仿佛被注入了血肉,有了生命和灵魂。当这匹名叫乔伊的马驹长大后从瀑布般的光幕中“破光”而出时,简直令人晕眩了几秒,然后全场观众异口同声地发出感叹:“哇哦!”
该剧的亮点不仅仅是假定性道具战马、家鹅、飞鸟的呈现,还有不断变换的布景——能投影的“纸条”。舞台艺术与影视艺术的最大区别在于,舞台以“假象”求真情,而影视则以实景换真情。例如,表现战争场面时,剧场里不可能真的实施一场爆炸,而必须以灯光、声效来再造情境。而影视剧就可以真的实施一场爆炸并拍摄下来。所以,舞台艺术的局限性更大,因而对创造力、想象力要求也更高。以一张从速写本上撕下来的“纸条”,作为悬在空中的“投影”白屏。剧中牺牲的尼克尔斯上校热爱铅笔绘画,给乔伊画过素描。这一灵感被舞美设计师芮·史密斯伸展到舞台布景。这块长18米的不规则白屏,从舞台一头伸到另一头,根据不同时间地点、背景会呈现出铅笔素描绘制的街景、马匹、农舍等。在此过程中,整个舞台是保持空灵的,因此整个舞台的场景转换,这块投影的“纸条”起到了重要作用。这样的布景假定性处理,使舞台上的时间与空间灵活转换,还为剧情的推进创造了极为流畅的节奏。
正如奥赫洛普科夫在《戏剧理论译文集》中所说的“只有假定性的手法,才能帮助我们把这些似乎最不可思议的东西搬上舞台。在浮冰初融、安加拉断裂、山崩地裂、暴风骤雨的时候,在大路上,在深海里,在月球上,甚至是在某公共住宅的一个最小的房间里,我们都可以找到许多引人入胜的、动人心弦的场面。没有任何东西是戏剧不能用它独有的手段来表现的。”
而2015年,中国国家话剧院和英国国家剧院联袂推出《战马》中文版。诞生于英国国家话剧院的《战马》,首次踏上亚洲土地,在北京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中文版,充满想象力、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组合,呈现出人马合一的深情厚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