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课不停学,以艺战“疫”
线上教学实施以来,艺术教育中心的老师们精心准备、全情投入,期间测评课程平台、修改课程教案、配置教学设备、创新课后实践,实现了与学生跨越空间阻隔的深刻教学互动。
主业老师,副业“主播”
艺术教育中心本学期共开设11门课程,从合唱到古筝,从舞蹈到戏剧,线上上课把各位老师打造成为了真“主播”。开设了《普通话》的陈功老师为了发音不受影响,购置了专业的话筒、音响与摄像头,何昆达老师专门选择带有补光灯的摄像头便于教学。
何昆达老师上课照片
说唱就唱,说弹就弹
唐德老师为上好《合唱艺术》这门课,借用家里小朋友的黑板,一边画谱一边唱一边教。王美虹老师的课程需要做歌曲示范,预期是伴奏录好,上课一边放伴奏一边示范,但是发现效果不佳,调整之后采取一边弹钢琴一边唱。
唐德老师上课照片
见招拆招,各显神通
线上上课之前,老师们都做足课前准备,为了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进度,王奕奕老师在网上看了很多的课程,最后采用慕课与线上上课相结合,课后小组讨论弥补交流不足的方式,让学生能真正地观看到更多经典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,并引导他们分析、理解、探讨。王老师的学生说:“例子特别生动,感觉《舞蹈风暴》很贴近同学们的审美需求,对这堂课更加有学习兴趣了!”“直播画面感很强,舞蹈也十分震撼。”
王奕奕老师课堂后学生反馈
零基础古筝基础课程面临最大的困难,就是学生手里没有乐器,也没有教材,面对这样一门“没有古筝的古筝课”,郭老师除了教学生使用可替代的学习工具“手机古筝”,还要根据这个模拟乐器亲自改编相适应的乐曲,并且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古筝,每次课都要亲自录制十几个视频教学资料,还要做两个不同乐器的作业示范,录制一次课的视频往往要花几倍的课程时间来完成。
郭波老师录制的古筝教学视频
线上教学还有一难便是没有教材,教授《声乐演唱与舞台实践》的贾卫东老师只能自制“教材”,拍摄乐谱裁剪后再编写好分享给同学们。
贾卫东老师编写的教材
贴心关怀,别样互动
作为全校的通识选修课,每个课堂的学生都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,加上吸引了许多蹭课的同学,寻找学生难倒了老师们,为了不让一个同学掉队,一遍遍核对名单,其中袁慧敏老师对家处湖北的学生都一一送去关怀。
袁慧敏老师与学生聊天截图
很多人有疑问艺术通识课到底学习什么内容?戏剧台词鉴赏学什么?需要会唱戏剧才可以上吗?在陈功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其实艺术通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、陶冶高尚道德情操、提升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,可以说是没有门槛,欢迎各位同学都加入到我们的艺术云课堂中。
《戏剧台词鉴赏与实践》课堂互动
艺术教育中心不仅承担通识课教学任务,还包括各个艺术团的业务训练,由王一鸣老师负责的戏剧团每周进行两次微信打卡练习,主题包括无实物行动练习、喝水、疫情相关故事改编等等,老师每周布置任务,学生拍摄视频“交作业”,老师看后一一认真点评。不能面对面指导,是线上教不方便的地方之一,但是王老师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实现及时互动,及时修正的课堂效果。
戏剧团每周打卡与老师点评截图
突发的疫情让我们都措手不及,网上授课虽然不能完全取代面授教学方式,我们希望能以绵薄之力让“宅”在家里的同学们,在云端享受艺术之美。
最后让我们欣赏学生为我们带来的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。
学生练习古筝的视频